| 第一篇章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现状 | 1079 | |||
|---|---|---|---|---|
| 一、腹膜透析的优势及使用率 | 1079 | |||
| 1.腹膜透析延缓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率 | 1079 | |||
| 2.腹膜透析降低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 1079 | |||
| 3.患者报告的腹膜透析优势 | 1079 | |||
| 4.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肾脏疾病负担对比 | 1079 | |||
| 5.初始选择腹膜透析患者和初始选择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比较 | 1079 | |||
| 6.腹膜透析在中国及全球的使用情况 | 1080 | |||
| 二、中国腹膜透析中心建设现状 | 1080 | |||
| 1.腹膜透析中心数量及分布 | 1080 | |||
| 2.腹膜透析中心医护人员配备 | 1082 | |||
| 3.腹膜透析中心硬件建设 | 1082 | |||
| 4.腹膜透析中心置管 | 1082 | |||
| 三、腹膜透析中心患者管理现状 | 1082 | |||
| (一)腹膜透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 1082 | |||
| (二)腹膜透析患者的关键质量指标 | 1083 | |||
| 1.腹膜透析患病率、患者生存率及死亡率 | 1083 | |||
| 2.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测指标 | 1083 | |||
| 3.技术存活率及技术失败的原因 | 1083 | |||
| (三)腹膜透析患者的合并症/并发症管理 | 1083 | |||
| 1.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纠正 | 1083 | |||
| 2.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管理 | 1084 | |||
| 3.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处理 | 1084 | |||
| 4.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管理 | 1084 | |||
| 5.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管理 | 1085 | |||
| (四)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与随访管理 | 1085 | |||
| 四、中国腹膜透析患者的疾病负担 | 1085 | |||
| 五、中国腹膜透析的医保政策现状 | 1086 | |||
| 第二篇章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调研结果 | 1086 | |||
| 一、调研步骤及方法 | 1087 | |||
| (一)抽样调查 | 1087 | |||
| (二)A卷和B卷调查 | 1087 | |||
| (三)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及分布特征 | 1088 | |||
| 二、调查问卷结果 | 1088 | |||
| (一)腹膜透析中心建设情况 | 1088 | |||
| (二)腹膜透析关键质量指标现状 | 1088 | |||
| 1.结构质量指标 | 1088 | |||
| 2.过程质量指标 | 1088 | |||
| 3.结果质量指标 | 1088 | |||
| (三)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管理 | 1089 | |||
| 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 1089 | |||
| 2.导管移位 | 1089 | |||
| 3.贫血 | 1089 | |||
| 4.心血管并发症 | 1090 | |||
| 5.血清白蛋白水平 | 1091 | |||
| 6.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 1091 | |||
| (四)腹膜透析处方及调整因素 | 1091 | |||
| (五)腹膜透析患者随访管理 | 1092 | |||
| (六)腹膜透析医患培训教育情况 | 1093 | |||
| 1.医护人员的培训 | 1093 | |||
| 2.患者教育情况 | 1093 | |||
| (七)腹膜透析智慧互联平台 | 1094 | |||
| (八)腹膜透析收费、报销现状 | 1094 | |||
| (九)腹膜透析中心建设发展展望 | 1095 | |||
| 三、对调研结果的几点思考 | 1096 | |||
| 第三篇章 未来展望 | 1097 | |||
| 一、腹膜透析中心的持续质量改进 | 1097 | |||
| 二、居家腹膜透析展望 | 1098 | |||
| 三、腹膜透析新技术展望 | 1099 | |||
| 1.腹膜透析液的创新 | 1099 | |||
| 2.可穿戴腹膜透析设备 | 1099 | |||
| 四、腹膜透析全程管理创新模式 | 1099 | |||
| 参考文献 | 1100 | |||
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为10.8%(95%
肾移植是ESKD患者的最佳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但由于肾脏供体来源不足,肾移植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大多数ESKD患者需要先接受透析治疗。透析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其中PD以其简便、安全、有效和居家治疗,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在慢性透析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加拿大-美国(CANUSA)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该研究GFR通过取肾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平均值计算)每增加5 L·周-1·(1.73 m2)-1,死亡风险下降12%;尿量每增加250 ml,死亡风险下降36%[
PD缓慢和持续地清除患者体内过多的液体和毒素,因而可降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一项研究比较了P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AKI危重患者中的治疗结局,结果发现PD组患者28 d死亡率较低,肾功能恢复较快,感染并发症较少[
与HD相比,PD经血液途径交叉感染传染病(如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的风险明显较低[
PD预后和实践模式研究(PDOPPS)[
生活质量已被公认为衡量ESKD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关于HD和PD对ESK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大多为观察性研究。余学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国36家PD中心共725例患者的RCT研究[
一项系统评价[
一项倾向匹配队列研究[
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2020年度数据报告[
据估算,全世界约有272 000例患者接受PD治疗,占全球透析患者的11%[
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透析在线登记患者为80.7万例,其中PD患者11.4万例[
注:数据来源中国国家肾脏数据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引用日期为2021-12-02
医疗政策是PD使用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中国香港地区实行的"PD优先政策(PD-First)"。这一政策意味着PD被作为一线透析方案治疗ESKD,除非有医学禁忌证。在该政策的指导下,从1996年到2021年,中国香港的透析患者从2 261例增加到6 909例,增长幅度达2.06倍,其中PD患者从1 865例增加到5 086例,增长了1.73倍,占透析患者的73.6%[
197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将CAPD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并通过中国卫生部全国肾科高级医师进修班向全国普及和推广[
然而PD中心在地域之间、医院之间存在较大的分布差异,发展不平衡,如上海市,在2010年就已经有38家医院开展PD[
中国肾脏病网络工作组(CK-NET)基于4个国家数据库[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数据库、中国健康保险研究会(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CHIRA)数据库、商业健康保险(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CHI)数据库和中国器官移植响应系统(China Organ Transplant Response System,COTRS)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2016年度的数据报告展示了PD患者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32.1%在华东地区,21.5%在华中地区,西北地区仅有3.36%,与PD中心的分布大致相同;从医院等级上看,64.4%的PD患者集中在三级医院,19.2%在二级医院,16.4%在基层医院[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PD中心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任国际PD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主席余学清教授于2008年率先提出并创建了"PD卫星中心"模式。10余年来,他带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医护团队,建立了新的PD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的PD操作程序,包括导管植入、患者教育、培训、治疗和随访,建立了中国最大的PD中心,随访患者超过1 000例,1、2、3、4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4%、87%、83%、76%,技术存活率分别为98%、95%、91%、90%,腹膜炎发生率为(0.14~0.16)/患者年,1年导管功能完好率达到9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13年6月启动了"ESKD患者PD治疗可及性及其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
PD开展不均衡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不同省份、城市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中,PD开展情况也相差甚远。一组2020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非军队系统医疗机构中共有37家开展PD,其中城区25家,郊县12家,部分远郊县尚为空白区域;在各PD中心中,10例以上PD患者的中心占70.3%,100例以上的占24.3%,200例以上的占8.1%,最大的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PD中心,PD患者为415例[
根据2010年版《PD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PD中心(室)门诊随访患者在20~30例以上要求配备1名PD专职医师和1名专职护士,每增加5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护士1名,每增加8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医师1名;根据PD住院患者的数量酌情增加专职医师与护士人数[
河南省2018年共有PD医师114名,PD护士101名。医师中本科学历67名(59%)、硕士学历38名(33%)、博士学历9名(8%);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占79%。截至2018年5月20日河南全省共有维持性PD患者5 009例。据此推算,河南省医师/患者比为1∶43.9,护士/患者比为1∶49.6[
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师对PD的认知存在差异。2019年4~6月对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的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发现,172名全科医师对PD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3.2%,其中知晓率最高的是PD适应证(61.2%),其次为PD定义与原理(57.3%);知晓率最低的是PD注意事项(34.1%),其次为PD并发症与处理(37.4%)[
根据2010年版《PD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PD中心(室)应该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并达到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必须具备接诊区、培训区、操作治疗区、储藏区、污物处理区和医护人员办公区;二级(含)以上医疗单位具备PD导管置管资质的PD中心(室)可以设置手术室[
PD导管是ESKD患者行PD治疗的通路和生命线。良好的PD导管置管技术是PD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可减少常见PD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机械性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D导管生存率[
一项网络荟萃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
以北京为例,至2017年底,PD患者数量在10例以上的26家医疗机构PD中心均可完成OSC,19.2%的PD中心可以完成PC,30.8%的PD中心可以完成LC;80.8%的PD中心由肾内科医师完成置管操作,PD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9%[
此外,CK-NET 2016年度数据报告[
2021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
不同PD模式的患者人口学特征,我们可以从一项多中心初始PD队列研究[
从地理维度来看,中国各地区、各中心间患者的生存率不均衡。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D中心2011—2015年队列研究显示1、3和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7%、87%和74%[
CK-NET 2016年度报告中提供了山东、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省级透析质控中心的数据来展示我国不同地区透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浙江在透PD率及新PD率均远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 065 pmp比663 pmp;109 pmp比31 pmp),而病死率两省则差异不大(6.1%比4.8%),两省前三位死亡原因均是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以及感染[
在住院率方面,三级医院PD患者的全因住院率低于二级和基层医院(2.63/患者年比2.90/患者年、2.93/患者年);住院天数方面,三级医院PD患者为(36.5±35.0)d,二级和基层医院分别为(40.1±26.6)d和(35.8±30.3)d;PD患者30 d内再住院率方面,三级医院为27.1%,二级医院为28.2%,基层医院为24.3%;住院原因方面,基层医院PD患者因心血管事件(12.1%)和感染(9.3%)住院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12.0%,6.5%)及三级医院(10.9%,6.7%)[
CK-NET 2016年度数据报告[
透析患者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Hb、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SF、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清除指数(Kt/V)]达到推荐目标的比例在不同区域间差异很大:浙江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比较:Hb 19.8%比10.7%;TSAT 79.5%比2.4%;SF 47.6%比10.0%;血钙73.8%比18.0%;血磷36.8%比10.3%;iPTH 31.2%比6.0%;血清白蛋白22.9%比2.0%;Kt/V浙江省9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暂无数据。提示PD中心对患者的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D中心1、3和5年患者技术生存率分别为98%、91%和86%[
技术失败是PD的主要限制因素,患者层面和PD中心层面的特征都会影响技术失败率。Htay等[
贫血是中国透析患者主要的合并症之一。肾性贫血的原因包括EPO的生成减少、尿毒症毒素聚积、红细胞存活期缩短、骨髓纤维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炎症等。严重的贫血状态可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免疫应答和认知功能的下降,以及出现营养不良、抑郁症、心脏功能障碍等[
我国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显示,非透析CKD患者的贫血的患病率为51.5%,并且贫血患病率随CKD分期的进展而增加。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的发生率(68.0%)高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56.6%)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6.1%,两者均
一项纳入9 269例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ESA)治疗的PD患者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当Hb低于110~120 g/L时,时间依赖校正的死亡风险比显著升高;而高于上述参考值上限时,Hb水平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之间并未发现相关性[
目前临床常用于纠正PD患者贫血的药物主要有铁剂、ESA以及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类等。既往的治疗方法以注射ESA为主,不良反应包括可引起功能性铁缺乏、大剂量ESA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增加等。近几年,探索新型抗贫血治疗药物成为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它是一种由低氧状态诱导产生的细胞转录因子。目前中国上市的HIF-PHI有罗沙司他。罗沙司他(roxadustat)是一种HIF-PHI,可稳定HIF-α亚基,从而激活下游EPO、EPO受体以及促进铁吸收、转运等相关基因的表达[
2019年7月,我国学者验证了罗沙司他在透析与非透析CKD贫血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在不同炎症状态患者中进行的亚组分析证实了罗沙司他疗效不受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PD相关腹膜炎是PD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大型PD中心的腹膜炎发生率在0.175~0.198次/患者年[
一项中国队列研究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透析中心进行紧急PD(置管后14 d内进行PD)的ESKD患者2 059例,并随访10年。结果显示,在平均36.5个月(四分位距17.7~61.4个月)的随访期间,156例(7.6%)患者出现功能性导管问题,其中28.2%的事件发生在置管后7 d内,12.2%发生在8~14 d之间,14.1%发生在15 d到1个月间,32.1%发生在1个月到1年间;根据临床和术中评估,60.9%的功能性导管问题由导管移位引起,17.9%由大网膜包裹引起,19.9%由不明原因引起;同样,导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移位(65.2%),网膜包裹占32.0%,未知原因仅占2.7%;所有156例患者均接受了一系列保守治疗,复位导管成功81例(51.9%),失败75例(48.1%);术后1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的导管留存率分别为97.6%、96.4%、96.2%、96.2%和96.2%[
CKD-MBD是CKD的严重并发症,是CKD患者致残、致死等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CKD所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综合征,可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1)钙、磷、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化、骨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3)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
CKD进展中发生的蛋白代谢异常,尤其是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异常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2008年,国际肾脏病与代谢学会提出PEW的概念,即机体摄入不足、需要增加或营养额外丢失,从而引起体内蛋白质和能量储备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进而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状态,临床上表现为体重下降、进行性骨骼肌消耗和皮下脂肪减少等[
研究显示,北京地区的26家医疗机构(实际管理患者数量在10例以上)中,88.5%的PD中心根据ISPD 2016年制定的《PD患者及照顾者培训指南》[
PD是一种以家庭透析为基础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中国PD智能化管理项目的开展以及2019-nCoV流行的背景下,对PD患者的有效远程管理成为重要的议题。一项定性研究主要探讨PD患者、其照护人员和临床医师对远程管理技术的看法[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慢性肾脏病合作组织2020年在《柳叶刀》发表研究《1990-2017年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域慢性肾脏疾病负担: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6.98亿CKD患者,其中中国CKD患病人数为1.32亿,占全球患病人数的18.9%,接近五分之一[
CK-NET 2016年度报告[
在经济负担方面,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2021年发表的关于《PD应用与实践模式的国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各国PD治疗的年平均费用不同,其中突尼斯为5 520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99 280美元,全球平均为20 524美元;而HD/PD的中位费用比值为1.08,即HD的花费是PD的1.08倍;高收入国家患者PD治疗费用是低收入国家的2.8倍[
2020年的一项研究根据中国已发表的HD和PD资料,构建了HD和PD两种肾脏替代疗法的马尔可夫模型来计算10年期间的成本和健康收益(HRQoL),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估HD与PD相比的增量成本、增量效应和成本效益,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影响结果的关键变量[
由于PD是一种居家操作、持续性的透析疗法,PD患者往往需要家庭成员或保姆、护工的参与和帮助来完成。因此我们在关注患者疾病负担的同时,也应该关注PD患者照顾者的负担。Shimoyama等[
为了让ESKD等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疗有更好的保障,中国政府自2012年就明确提出"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
同时,2021年5月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27号)[
此外,各地医保部门也纷纷出台多种措施支持透析治疗。比如,广东省医保局2020年10月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办法》(粤医保规[2020]4号)[
当前我国PD事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医护人员普遍对PD的认知率较低、全国各地区的PD水平发展不均衡、各透析中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
此外,如何进一步加强PD医护人员培训及PD中心建设、提高PD的利用率,如何加强PD患者的高质量管理、实现同质化,是中国政府、社会和肾脏病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医疗和经济资源为更多的ESKD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我国PD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而对于肾脏科医师而言,如何积极面对这些挑战,让我国PD的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是当下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为此,余学清教授及全国领域内18位专家共同发起了"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在全国开展调研,旨在客观了解中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疾病负担和CKD风险认知情况;同时通过横断面数据分析及相关文献检索,结合调研结果形成《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旨在提高我国PD质量,实现PD规范化、个体化、同质化、智能化管理,使更多的ESKD患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可及的高质量PD治疗。
本次调研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抽样调查、A卷调查以及B卷调查。
抽样调查于2021年5月至6月间进行。根据2018年CNRDS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1 247家开展PD的医院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全国PD中心建设情况以及相关的医疗费用报销情况。
全国各省为初级抽样单位,依据CNRDS中各省份内PD中心数量的分布情况近似成比例地抽取PD中心数量,以尽可能地达到按比例抽取近似代表全国区域内PD医院的样本,各省份抽样分布如
抽样调研开展腹膜透析的医院在各省份/直辖市的分布比例
| 省份/直辖市 | 普调分配数量 | 普调分布比例 | 省份/直辖市 | 普调分配数量 | 普调分布比例 |
|---|---|---|---|---|---|
| 江苏 | 29 | 8.6% | 安徽 | 16 | 4.7% |
| 广东 | 48 | 14.2%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 | 0.9% |
| 浙江 | 26 | 7.7% | 黑龙江 | 6 | 1.8% |
| 山东 | 17 | 5.0% | 陕西 | 8 | 2.4% |
| 四川 | 10 | 3.0% | 山西 | 6 | 1.8% |
| 河南 | 14 | 4.1% | 内蒙古自治区 | 2 | 0.6% |
| 辽宁 | 12 | 3.6% | 甘肃 | 3 | 0.9% |
| 湖北 | 10 | 3.0% | 天津 | 6 | 1.8% |
| 北京 | 13 | 3.8% | 贵州 | 3 | 0.9% |
| 河北 | 10 | 3.0% | 重庆 | 7 | 2.1% |
| 湖南 | 20 | 5.9%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 0.6% |
| 上海 | 33 | 9.8% | 吉林 | 6 | 1.8% |
| 江西 | 8 | 2.4% | 青海 | 0 | 0 |
| 云南 | 5 | 1.5% | 海南 | 3 | 0.9% |
| 福建 | 10 | 3.0%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 | 0.6% |
A卷和B卷调查于2021年7月至9月期间进行。A卷主要针对PD中心现状,选取了能反映不同地区PD中心基本情况的问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填空题、排序题和评分题,通过对PD中心医师的问卷调查,旨在客观了解中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PD患者疾病负担。B卷题型设置同A卷,问题主要针对PD诊疗模式,通过对主管PD医师和护士的问卷调查,旨在客观了解中心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疾病负担及CKD风险认知情况。此部分调查从全国范围内抽取中型(PD患者50~100例的医院)、大型(PD患者≥100例的医院)PD中心共200家,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A卷+B卷)。
各中心受访对象在《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调查问卷系统里填写问卷后,由网站系统自动生成EXCEL表格,并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
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A卷+B卷),实际回收158份A卷,回收率79.0%;115份B卷,回收率57.5%。
A卷回收的158份问卷显示,中型PD中心占比22.1%,大型PD中心占比77.9%。158家医院PD患者数为37 225例,占全国PD透析患者数的36.0%。共有28个省及直辖市参与调研工作,其中华东地区占比48.1%,华南地区占比15.2%,华中地区占比11.4%,华北地区占比11.3%,西南地区占比6.4%,东北地区占比4.4%,西北地区占比3.1%。各地区及省份/直辖市回收问卷分布情况见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调研问卷(A卷)在各省份/直辖市的回收问卷比例
| 省份/直辖市 | 比例(%) | 省份/直辖市 | 比例(%) |
|---|---|---|---|
| 安徽 | 6.3 | 北京 | 4.4 |
| 福建 | 3.8 | 甘肃 | 0.6 |
| 广东 | 13.3 | 贵州 | 1.3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3 | 河北 | 1.3 |
| 海南 | 0.6 | 河南 | 2.5 |
| 黑龙江 | 0.6 | 湖北 | 1.9 |
| 吉林 | 1.3 | 湖南 | 7.0 |
| 辽宁 | 2.5 | 江苏 | 12.7 |
| 内蒙古自治区 | 0.6 | 江西 | 2.5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0.6 | 山东 | 2.5 |
| 陕西 | 1.9 | 山西 | 2.5 |
| 上海 | 11.4 | 四川 | 1.9 |
| 天津 | 2.5 | 云南 | 1.9 |
| 浙江 | 8.9 | 重庆 | 1.3 |
调研数据显示,95.9%的医院有独立肾内科,77.6%的医院有成立PD中心,69.3%的医院有开设PD专科门诊,开设PD专科门诊比例较低的为山东(42.0%)、河南(40.0%)、湖南(35.0%)。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在透患者数量与是否开设PD专科门诊相关(
PD中心的医护人员配备上,专职医师中位数为2人/中心,专职护士中位数为2人/中心,其中三级医院的专职护士数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
本次调研还发现专职医师和专职护士与PD患者的比值均超过1∶100(医患比:1∶117;护患比:1∶100)。与2010年版《PD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PD室(中心)门诊随访患者在20~30例以上要求配备1名PD专职医师和1名专职护士,每增加5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护士1名,每增加8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医师1名"还有差距[
PD关键质量指标包括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及结果质量指标。
本次调研中超过80%的医院都具备PD专用资料存放室、PD专用操作室、PD随访接诊室以及PD专用培训室。良好的PD导管置管是PD治疗的重要前提。此次调研发现,69%的PD中心配置了PD置管手术室。在有置管手术室的PD中心中,66.1%的PD中心是与其他手术室共用,仅有33.9%有独立的PD置管手术室。
参与本次调研的医院中,60.8%中心对感染控制指标进行了评估,消毒合格率为96.6%±4.41%。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措施的实施上,59.3%的PD中心1~3个月进行一次CQI,28.5%为6~12个月进行一次CQI。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3%的PD中心>12个月进行一次CQI,具体见
腹膜透析中心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实施频率
| 问卷内容 | >12个月一次 | 6~12个月一次 | 1~3个月一次 | 2周~1个月一次 | <2周一次 |
|---|---|---|---|---|---|
| 定期的报表(腹膜炎发生率、住院率、生存率等指标报告及相关分析,结合中心的具体问题,总结、分析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 | 5.8% | 38.7% | 46.0% | 6.6% | 2.9% |
| 定期的疑难病案讨论,如脱落病例、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讨论 | 1.6% | 28.6% | 51.6% | 12.7% | 5.6% |
| 定期实施针对性的CQI,如透析患者贫血改善管理 | 3.3% | 28.5% | 59.3% | 4.9% | 4.1% |
| 建立腹膜透析病例信息网络统一登记并及时更新 | 4.1% | 15.7% | 44.6% | 20.7% | 14.9% |
| 定期的腹膜透析室全体成员例会 | 3.0% | 13.9% | 48.5% | 26.7% | 7.9% |
| 定期的患者教育及再培训 | 2.3% | 25.2% | 49.6% | 16.0% | 6.9% |
| 定期的医护人员教育及再培训 | 3.5% | 37.7% | 44.7% | 11.4% | 2.6% |
(1)住院率与PD治疗时间:本次调研发现,55.1%的PD中心能定期评估住院率,总体PD患者平均每年住院率为9.2%,其中设立PD门诊的中心PD患者平均每年住院率为8.6%,未设立PD门诊的中心PD患者平均每年住院率为12.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引起PD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包括PD相关腹膜炎(98.3%)、心血管疾病(95.7%)、透析不充分(78.3%)、导管相关感染(68.7%)以及肺部感染(65.2%)等。本次调研中没有住院天数的统计数据。
58.3%的PD中心定期对退出患者的PD治疗时间进行评估,总体为43.3个月,其中有PD门诊中心的PD治疗时间为46.4个月,而没有PD门诊中心的治疗时间为24.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平均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本次调研发现,有63.3%的PD中心对该中心患者技术生存率做了定期的评估,有36.7%的PD中心未进行定期评估。有定期进行PD患者生存率评估的59家PD中心调研结果显示,患者1、3、5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为92.5%、79.8%和67.3%;有定期进行患者技术生存率评估的100家PD中心调研结果显示,PD患者1年的技术生存率为91.8%±5.8%。因本次调研未纳入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北地区,平均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结果可能有较大的局限性。
本次调研表明,在关键结果质量指标中,95.6%的医院会对腹膜炎发生率、感染率等感染并发症进行了定期评估,其次为Hb水平(90.5%)以及高血压(88.6%)等非感染并发症,见
在PD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例中,腹膜炎为18.8%,出口处感染为13.1%,钙磷代谢紊乱为41.3%,心血管并发症为33.4%。不难看出,PD患者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感染性并发症。此外,调研结果显示,40%~60%的PD患者死亡与心血管事件相关。
抽样调研结果显示,腹膜炎导致的需转院处理患者比例最高。目前仍有23.9%的医院因患者出现腹膜炎而选择转院处理,见
ISPD建议腹膜炎发生率以"每患者年发生次数"作为标准化报告。调研中期评估腹膜炎发生率的医院中,67%采用"次/患者月"作为统计单位,33%的医院采用"次/患者年"作为统计单位。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61.7±46.6)患者月(换算为0.194次/患者年)。
参与调研的医护人员认为,导致PD相关腹膜炎的5个常见原因包括接触性污染(97.4%)、便秘腹泻或肠道感染(80.0%)、营养不良(66.1%)、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感染(64.3%)以及进行了某些侵入性诊疗操作(41.7%)。有效预防PD相关腹膜炎和腹膜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置管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标准流程的严格培训(84.1%),教育患者纠正便秘、禁止不洁饮食以预防肠源性腹膜炎(60.0%),标准化的手术置管(56.5%),见
本次调研发现导管移位(21.8%)是需转院处理的第二大并发症,见
本次调研发现,贫血是发生率最高的PD相关非感染性并发症(45.2%±25.7%);同时调研发现,临床医师认为铁代谢紊乱(46.1%)和微炎症状态(33.0%)是贫血控制的两大影响因素,见
注:采用"5分制"对相关危险因素与贫血发生的相关程度进行评价,分值越高,与贫血发生越相关(0分:不相关,5分:非常相关)
Hb、SF、TSAT、C反应蛋白和总铁结合力是临床医师为PD患者选择贫血治疗药物的主要参照指标,见
注:问卷内容:您在选择腹膜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药物时,主要参照的5项指标是?
调研医院有设立PD门诊的长期随访PD患者Hb<110 g/L的比例为67.2%,而未设立PD门诊医院的长期随访PD患者Hb<110 g/L高达85.9%,表明未设立PD门诊的患者贫血达标并不理想。本次调研发现,临床医师在调整贫血治疗药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患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Hb水平以及Hb水平变化值(三者比例分别为79.1%、78.3%、75.7%)。
HIF-PHI是一类治疗肾性贫血的新型药物,其主要作用包括促进EPO生成、提高铁的吸收与转运来综合调控红细胞的生成。与ESA相比,它不受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可能改善脂质代谢。此外,口服给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次调研发现,90.4%的临床医师对于微炎症状态患者优先考虑给予HIF-PHI类药物治疗贫血,65.2%的临床医师对于功能性铁缺乏的患者优先考虑给予HIF-PHI类药物治疗。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医护人员认为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5个常见原因分别是高血压(80.0%)、高血糖(73.0%)、年龄(53.0%)、贫血(49.6%)和炎症(43.5%)。关于高血压控制率,本次调研结果表明PD患者血压<140/90 mmHg的控制率为61.9%,血压<130/80 mmHg的控制率为45.9%。本次调研未探究各中心PD患者初始合并高血压情况。
此外,在本次调研中,94.8%的医护人员认为,在治疗有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过程中需要额外关注贫血相关指标,这也体现了临床医师认同"贫血影响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这一观点。"Hb不达标显著增加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的认同程度最高(73%临床医师认同),其次是"Hb不达标显著增加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67.8%)。
在参与调研的PD中心中,68.4%PD中心会对PD患者血清白蛋白控制率进行评估,血清白蛋白达标值为(36.4±2.18)g/L,血清白蛋白控制率为61.6%±17.6%。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PD中心中有55.7%评估了CKD-MBD的控制率,51.3%评估了血钙的控制率,52.5%评估了血磷的控制率,51.9%评估了iPTH的控制率,但较少PD中心评估了维生素D的达标比例(19.6%);各PD中心CKD-MBD的控制率约为55.1%,血钙、血磷、iPTH和维生素D的控制率分别为70.6%、57.4%、59.8%和60.1%。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对于初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KD患者,44.5%的医师会优先选择PD治疗。其中相较于未设立PD专科门诊的医院,设立PD专科门诊的医院医师更愿意优先选择PD进行初始治疗(31.5%比46.8%,
在初始PD患者中,CAPD患者比例占53.0%±29.6%,间歇性PD(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占33.8%±27.2%,APD占12.0%±15.4%。此外,在2021年5月至6月间对331家医院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83家(25%)医院没有APD机,248家医院至少有1台APD机。其中三级医院的APD机数量明显高于二级医院(5.89台/家比1.50台/家)。由此说明目前我国APD的开展率普遍还比较低,并且存在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等级间的分布不平衡。
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订PD处方时,最多考虑的因素是患者的残余肾功能(97.4%),其后依次为患者体表面积(93.9%)、合并症和并发症(88.7%)、基础疾病(84.3%)、操作便利性(80.9%)、患者经济情况(80.9%)、患者依从性(78.3%)、患者的意愿与生活方式(76.5%)、贫血状况(68.7%)以及医疗设备配置情况(54.8%)。
临床医师进行PD处方调整时,最多考虑的因素仍然是患者的残肾功能(73.0%),其后依次为腹膜平衡试验(62.6%)、患者临床状态(52.2%)、溶质清除率(47.8%)、PD剂量(40.0%)、贫血状况(18.3%)以及营养状况(10.4%)。
同时,我们从调研中的数据也不难发现,临床医师大都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重视患者PD操作的便利性、经济情况、临床状态等,能够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及调整,并且认为个体化透析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关于对PD充分的标准认知,在此次调查中,医护人员(97.4%)最认同的是"处于正常容量状态,无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浆膜腔积液与组织间隙水潴留及外周水肿表现,干体重稳定"这一项。对于"PD患者溶质清除充分"这一项,设立PD专科门诊的医院中有85.7%的医护人员认同,显著高于未设立PD专科门诊医院的医护人员(85.7%比58.8%,
本次调研还发现,每周Kt/V≥1.7,且每周总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50 L/1.73 m2患者的比例约为55.5%±23.2%,中位数为60%(40.0%,70.2%)。
除了溶质清除指标外,临床医师主要还会依据贫血指标、有无尿毒症毒素蓄积症状、钙磷代谢平衡、容量平衡状态以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状态来评估PD的充分性,其中"有无尿毒症毒素蓄积症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
关于透析不充分的原因,有设立PD专科门诊医院的医师认为最常见3个透析不充分的原因是患者残余肾功能减退、有效透析时间或透析剂量不足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改变;而没有设立PD专科门诊医院的医师认为最常见的3个透析不充分的原因是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改变、腹膜交换面积减少和患者残余肾功能减退。由此可见,有无设立PD专科门诊的医师存在认知差异。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医院对本地PD患者采用传统门诊随访(95.6%),对异地PD患者采用电话随访(91.1%),见
但无论是本地还是异地患者,网络随访中使用微信或QQ群的比例最高(本地为98.9%,异地为96.5%),在本地患者中APP(简单的图文会诊)、互联网专科门诊和视频会诊比例分别为20.7%、20.5%、18.2%,异地患者这三项比例分别为16.5%、18.8%和17.6%,均略低于本地患者,见
关于各类门诊的随访执行人员,传统门诊随访方式中,96.8%的医院由医师执行,85.4%由护士执行,仅20.3%包括营养师;电话随访多由护士执行(96.8%),仅53.2%有医师参与,营养师和药师参与比例较低;网络随访和家访也大多由护士参与执行(分别为92.2%和96.8%),见
常规随访项目中绝大多数(>90%)医院会评估PD疗效、PD相关并发症和处理情况、用药和处方调整情况、贫血情况和PD导管出口及管理情况,80%~90%的医院会评估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生活质量、患者体征、换液操作情况、透析处方执行情况和残余肾功能。设有专科门诊的医院中,评估用药和调整情况(98.5%比75.0%)、营养指标(91.8%比75.0%)、患者体征(86.6%比62.5%)和残余肾功能(85.1%比50.0%)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专科门诊的医院(均
腹膜透析患者各类随访项目的随访频率
| 随访项目 | 每12个月一次 | 每6个月一次 | 3~6个月一次 | 1~3个月一次 | 1个月一次 | 2周至1个月一次 |
|---|---|---|---|---|---|---|
| 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 1.3 | 3.8 | 23.4 | 53.8 | 16.5 | 1.3 |
| 代谢相关指标(血糖和血脂) | 0.6 | 5.7 | 31.6 | 45.6 | 14.6 | 1.9 |
| 暂无贫血(血红蛋白) | 0.6 | 3.8 | 25.3 | 53.8 | 15.2 | 1.3 |
| 已患贫血(血红蛋白) | 0 | 2.5 | 21.5 | 43.7 | 27.8 | 4.4 |
| 铁参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 3.8 | 5.1 | 36.7 | 45.6 | 7.6 | 1.3 |
| 骨矿物质代谢(包括血清钙、磷、钙磷乘积、iPTH) | 0.6 | 2.5 | 27.8 | 57.0 | 9.5 | 2.5 |
| 营养评估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 | 0.6 | 2.5 | 27.2 | 57.6 | 10.1 | 1.9 |
| 炎症状态(CRP) | 2.5 | 7.0 | 31.0 | 48.7 | 10.1 | 0.6 |
| 中分子毒素(血清β2微球蛋白) | 10.1 | 7.0 | 34.8 | 38.0 | 8.9 | 1.3 |
| 心功能指标(心脏/颈动脉超声) | 27.8 | 15.2 | 29.1 | 20.3 | 7.0 | 0.6 |
| 容量负荷评估 | 4.4 | 7.6 | 32.3 | 38.6 | 14.6 | 2.5 |
| 传染病学指标(乙肝、丙肝、HIV以及梅毒等) | 31.6 | 22.2 | 25.3 | 15.8 | 4.4 | 0.6 |
| 透析充分性评估(总Kt/V) | 5.7 | 16.5 | 39.9 | 29.1 | 7.6 | 1.3 |
| 透析充分性评估(总Ccr) | 5.1 | 17.1 | 38.0 | 31.0 | 7.6 | 1.3 |
| 腹膜平衡试验(PET) | 10.9 | 24.2 | 38.7 | 21.6 | 3.3 | 1.3 |
| 残余肾功能(Ccr和Kt/V) | 7.6 | 16.5 | 41.8 | 27.2 | 5.7 | 1.3 |
|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评估 | 0.6 | 7.6 | 29.1 | 44.3 | 16.5 | 1.9 |
| 腹膜透析导管更换 | 2.6 | 40.6 | 31.6 | 17.8 | 5.9 | 1.4 |
注:iPTH:全段甲状旁腺素;CRP:C反应蛋白;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Kt/V:尿素清除指数;Ccr:肌酐清除率;PET:腹膜平衡试验
按照2010年版《PD标准操作规程》中建议的PD患者随访检测指标及频度[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cr:肌酐清除率;Kt/V:尿素清除指数;PET:腹膜平衡试验;iPTH:全段甲状旁腺素;CRP:C反应蛋白
在本次调研中,医护人员认为当前亟需学习的内容为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65.2%)、PD诊治新进展(48.7%)以及PD置管最新技术(45.2%),见
关于PD患者的教育,7.8%的医院选择12个月培训一次,43.5%的医院选择6个月培训一次,45.3%的医院选择≤3个月培训一次,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仍有3.4%的医院仅在置管手术后培训一次。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PD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39.2%的医院仅有线下纸质病历管理系统,33.5%的医院有线上PD管理系统(即专门管理PD的APP或小程序或网络数据库系统),同时包括医师端和患者端,27.2%医院仅有医师端。综上表明,66.5%的医院缺少PD患者管理系统。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关注ESKD患者的治疗方法。ESKD是全国社会医疗保险8种重大疾病之一[
本次调研关于医保收费方式的结果也显示,近半数(48.7%)的医院为按服务项目收费,但按病种收费的医院已有24.1%,其余为按服务单位收费(10.1%)、按人头付费(9.5%)、综合预付制(7.6%);不同省份的医保付费方式比例见
不同省份/直辖市的腹膜透析医保付费方式
| 省份/直辖市 | 按服务项目收费 | 按服务单位付费 | 按病种收费 | 按人头付费 | 总额预付制 |
|---|---|---|---|---|---|
| 安徽 | 50.0% | 0 | 50.0% | 0 | 0 |
| 北京 | 57.1% | 14.3% | 28.6% | 0 | 0 |
| 福建 | 50.0% | 0 | 0 | 0 | 50.0% |
| 甘肃 | 0 | 0 | 100% | 0 | 0 |
| 广东 | 23.8% | 0 | 33.3% | 28.6% | 14.3%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50.0% | 0 | 50.0% | 0 | 0 |
| 贵州 | 50.0% | 0 | 0 | 0 | 50.0% |
| 海南 | 100% | 0 | 0 | 0 | 0 |
| 河北 | 100% | 0 | 0 | 0 | 0 |
| 河南 | 100% | 0 | 0 | 0 | 0 |
| 黑龙江 | 100% | 0 | 0 | 0 | 0 |
| 湖北 | 100% | 0 | 0 | 0 | 0 |
| 湖南 | 63.6% | 9.1% | 18.2% | 9.1% | 0 |
| 吉林 | 0 | 0 | 100% | 0 | 0 |
| 江苏 | 60.0% | 5.0% | 15.0% | 10.0% | 10.0% |
| 江西 | 100% | 0 | 0 | 0 | 0 |
| 辽宁 | 50.0% | 0 | 25.0% | 25.0% | 0 |
| 内蒙古自治区 | 100% | 0 | 0 | 0 | 0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0 | 0 | 0 | 100% | 0 |
| 山东 | 0 | 50.0% | 25.0% | 25.0% | 0 |
| 山西 | 66.7% | 0 | 33.3% | 0 | 0 |
| 陕西 | 75.0% | 25.0% | 0 | 0 | 0 |
| 上海 | 33.3% | 44.4% | 16.7% | 0 | 5.6% |
| 四川 | 33.3% | 0 | 33.3% | 33.3% | 0 |
| 天津 | 50.0% | 0 | 0 | 50.0% | 0 |
| 云南 | 0 | 33.3% | 66.7% | 0 | 0 |
| 浙江 | 42.9% | 7.1% | 35.7% | 0 | 14.3% |
| 重庆 | 50.0% | 0 | 50.0% | 0 | 0 |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在开展包干支付的医院,每月包干支付收费为(5 489±2 454)元。PD患者承担着一定的经济负担,全国范围内整体的自付比例为25.7%±18.9%,中位数是20.0%(10.0%,40.0%)(
注:A:城镇职工医保报销后自付比例;B: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后自付比例;C:新农合医保报销后自付比例;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医保能够报销的PD项目中的检查或化验类费用,大部分医院能够报销血常规(92.4%)和血肌酐测定(92.4%)项目,心电图检查仅73.4%的医院能够报销;关于人工与服务费用,全国范围内能够报销透析管置入术的医院最多(84.8%);药品类费用,能报销透析液和贫血治疗药物的医院多,而胰岛素、降血脂药物能够报销的医院较少(分别为65.2%和61.4%);耗材与设备类费用,APD机使用费在少于半数(40.5%)的医院能够报销,见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已实现PD治疗指导收费的医院有67.7%,医护人员的定期随访有58.9%的医院收费,家庭PD治疗有44.3%的医院收费。
关于本次调研中PD中心是否有开展或计划开展的项目,80%的医院会定期开展线下教育培训,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建设较少(47.5%),见
基于本次全国范围内关于PD建设和发展情况的抽样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肾科专业医护人员数十年的共同努力,现如今我国PD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有近8成参与调研的医院开设了PD中心,近6成的医院能够成系统地建设PD中心,成为既有PD专科门诊、又有专职PD医师和护士的PD单位,而且定期进行CQI计划。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订PD处方以及进行处方调整时,最多考虑的因素是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同时,临床医生大都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重视患者PD操作的便利性、经济情况、临床状态等,能够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及调整。同时非常重视患者的随访,依据2010年版《PD标准操作规程》的检测目标和频次[
然而,我们也从本次调研中发现,PD开展现状存在一些不足。
本次调研发现,PD专职医师和专职护士与PD患者的比值均超过1∶100(医患比:1∶117;护患比:1∶100)。本调研结果显著低于《PD标准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医/护患比[PD室(中心)门诊随访患者在20~30例以上要求配备1名PD专职医师和1名专职护士,每增加5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护士1名,每增加80例患者需增加专职医师1名][
关于PD并发症,临床医师对PD相关腹膜炎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可能是由于目前腹膜炎仍然是PD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多项研究显示,在一次腹膜炎发作之后,由于感染、心血管疾病和停止透析导致的死亡风险在第1个月明显增加,并且在之后的6个月内继续明显增加[
贫血是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既是肾脏疾病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合并疾病。贫血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肾脏疾病进展、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由此可见,目前PD贫血并发症的治疗存在治疗率高但达标率低的现象。这可能与ESA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受炎症状态影响有关。2010年一项调查研究,将103例患者分为治疗依从组(64例)和治疗不依从组(39例),以自行设计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使用EPO的依从性,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调查家庭社会支持及合并症指数,结果显示,距离医院路途遥远、疼痛和担心不良反应等是PD患者注射EPO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通过改善CKD患者炎症状态,增加EPO反应性,减少EPO抵抗对肾性贫血治疗的影响,同时选择患者依从性更佳的药物,能够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HIF-PHI是一类治疗肾性贫血的新型药物,目前已在中国上市,其主要作用包括促进EPO生成、提高铁的吸收与转运来综合调控红细胞的生成。与ESA相比,它不受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可能改善脂质代谢。此外,口服给药方式可以提高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此外,根据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
本次调研发现,PD中心在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近年来关于PD患者的数字化医疗技术应用包括远程随访、远程视频查房、平板电脑远程护理及患者APP端等基于电子软件的PD医疗平台[
同时,我们根据自身国情,还可以学习亚太最大的PD中心,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PD中心的经验,成功建设PD中心的基本要求在于具有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医护团队、规范实用的PD导管置入方案、精心设计的PD患者培训方案以及全面的随访计划等。利用智慧互联平台对基层医护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性解决不同层级PD中心的培训需求,提高基层开展PD的技术和积极性。2020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先建立"智慧PD中心",打造"智慧PD中心"为核心的全国PD三级网络,提高PD治疗的可及性,优化患者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国地域辽阔,但PD中心多集中于省级市或地级市,而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难以成行,相对发达地区,以居家形式为主的偏远地区PD患者的管理更具挑战,日后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有望成为弥补目前偏远地区监管缺失的重要途径[
CQI计划是由Deming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企业管理理念,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视为发展的机遇,通过核心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改善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达到质量改进目的的一种方法[
CQI计划同样也适用于医疗服务行业,其强调医疗质量改进实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终点,应该继续努力寻找进一步改进的机会。这些计划通常包括使用多学科团队来发展持续学习的文化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具体的改变来解决问题。美国KDOQI中提到,CQI计划是PD中心管理的关键环节[
据报道,CQI计划在一些中心的实施非常成功。一项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登记处6年数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2019年《香港提供肾脏服务的临床实务指引:PD》[
虽然管理良好的PD中心和积极的PD临床医师已经在这样做了,但未来真正的挑战是确保表现不佳的PD中心也能帮助他们的患者实现更好的结果。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所有PD中心都需培养质量保障文化,而不仅仅是由PD倡导者操作的精选中心。核心管理是有效实施CQI的基础。若指标出现不合理状态,团队成员应通过对指标的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制订计划进行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全球暴发,对卫生保健系统的影响深远,对需要透析的ESKD患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患者在透析中心内接受HD,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感染2019-nCoV的风险。一项来自中国武汉的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PD的远程监控优势更加凸显。与电话或微信群等传统的远程管理方法相比,目前的PD设备已经配备有专门的软件,比如内置远程患者监控(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RPM)的APD机。RPM是一种技术,它能够监测传统临床环境之外(例如在家中、工作中等等)的患者,利用设备或软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如透析量、体重等,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医院、医师办公室或者诊所进行分析。根据接收到的RPM数据,医疗专业人员可能决定启动预防性治疗干预或更改患者的处方[
尽管目前关于RPM-APD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小型和观察性的,但正如我们从COVID-19疫情中了解到的那样,更广泛地使用互联网远程医疗信息技术,将提高卫生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扩大居家PD的运用,也是未来PD患者健康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PD液的创新基于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实现PD液的简便快捷制备或获取,以摆脱对当前袋装PD液的贮运依赖;二是改良PD液成分,以实现更好的腹膜相容性及腹膜长效保护。基于第一种需求的创新产品正在研发中。有团队研发了一种便携水生成系统,该系统依靠太阳能为一个微型蒸馏器提供能量,可从任何水源中生产出纯净水,与浓缩液混合后便得到可使用的PD液[
近年来吸附剂技术、纳米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极大地推动了ESKD治疗创新技术设备的研发。目前正在测试的新设备包括佩戴式人工肾(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WAK)和植入式人工肾(implantable artificial kidney,IAK)。基于PD的自动WAK(AWAK)和基于HD的WAK都已完成小规模人体试验[
AWAK系统是一种基于PD(潮汐式)的人工肾,它使用透析液再生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液体需求。该系统由一套管道装置、一次性储存模块和系统控制器组成,所有小部件都可以像钱包一样佩戴。与传统的PD一样,1.0~1.5 L的透析液(储备量)被注入腹腔,通过腹膜实现机体与PD液之间溶质和水分的交换。达到转运平衡的透析液以500 ml潮液量被引流入储存模块,在储存模块中通过吸附器泵去除毒素和废物后,进一步进行过滤和去除气体,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和葡萄糖,便成为再生的PD液返回腹腔。潮汐交换需要7.5 min,因此每小时有8次交换,提供96 L/d的累积透析液流量。吸附剂筒可使用7 h,之后必须更换。再生透析液的储备量返回腹膜腔,剩余液体(超滤液)排入超滤袋,并可与吸附剂筒一起丢弃。一项对20例男性患者使用AWAK 4~24 h的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平均尿素清除率31.4 ml/min。当然,AWAK潜在风险尚未确定,包括血管进入时间延长和腹膜冲洗增加等[
IAK是将硅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到一种设备中,从而模拟人体正常肾脏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术,将IAK植入脉管系统,依靠患者的血压将血液泵入血液过滤器(HemoCartridge)中(HemoCartridge具有模仿足细胞狭缝形孔的膜),然后通过包含活的肾小管细胞的生物过滤器(BioCartridge)。这种结构是模仿肾小球-肾小管排列,处理血液过滤器产生的超滤液,盐、水和葡萄糖返回血液,产生的富含毒素的浓缩超滤液可能会作为人工尿流到膀胱。IAK克服了对电动泵的需求,因为它是直接连接到动脉血管系统;同时它还消除了对透析液的需要,因为在排出浓缩废物的同时,生物过滤器中的盐和水的再吸收保持了近似中性的流体平衡。IAK与AWAK不同的是,IAK要求患者接受初始手术,可能还需要额外的手术来更换失败的设备。在IAK中,保持无凝块滤过和培养的肾小管细胞稳定分化表型的挑战是巨大的[
腹膜炎是PD的常见并发症。在使用上述任何可穿戴PD设备时发生腹膜炎的患者都可能不得不暂停治疗并转换为常规PD,因为腹膜内抗生素将被吸附剂去除。为了绕过这一限制,可穿戴式PD设备的未来迭代可以考虑一些方法,比如加入具有杀菌作用的波长如紫外光,以增强液体的无菌性。未来的技术发展需要提高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一步降低与透析相关高昂的环境和经济成本[
目前中国香港地区PD使用率全球第一,患者和技术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生活质量较好[
除此之外,中国香港大多数透析中心约照顾300例CAPD患者。如此高的患者数量也对CAPD实践中的特殊医疗专业知识、医务人员、患者培训计划和综合后备设施的可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Philip Kam-Tao Li(李锦滔)教授所在的中心,Tenckhoff导管的插入和移除主要由肾科医师进行,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咨询,并促进及时治疗。由于设计良好的患者培训计划和CAPD远程医疗的进步,其中心CAPD培训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5 d[
高质量PD中心的成功要素包括:(1)优秀的PD团队;(2)标准化操作和管理流程;(3)精心设计的患者培训计划;(4)全方位的随访程序;(5)CQI和再评价;(6)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的高水平研究。针对PD中心管理不规范及基层PD医护人员短缺,导致PD可及性低、退出率高这一制约PD推广的关键问题,余学清教授带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在2008年开创性实施以优质PD中心为核心、基层PD卫星中心为辐射的"广州模式",旨在将上述优质PD中心PD管理模式推广到全省。参与项目仅一年的基层医院PD中心患者人数即增长84.2%,腹膜炎发生率降低38.9%。2012年继续扩大合作医院,中国南部11个省29家医院加入了卫星中心协作组,显著提高了当地的PD数量和质量。2013年,全国县级医院培训项目启动,截至2019年12月,共培训医护人员6 164人次,覆盖了30个省/自治区的1 630家基层医院,显著促进了中国基层PD技术的推广与PD质量的提高,为实现"大病不出县"提供了人员和技术支撑。
在中国,由ISPD主席余学清教授指导建立的智慧PD中心(smart peritoneal dialysis center,SPDC)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启动,全球首个智慧PD中心正式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落成并启动。该项目旨在应对传统PD诊疗中存在的患者管理、教育和随访不规范等痛点和缓解基层偏远地区患者透析难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从院内到居家"的智能化诊疗全程管理平台,让患者享受便捷、高效、持续、高质量的智能PD管理服务,全面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SPDC整合了预检、透析、患者教育、康复在内的一站式透析服务,可以提高医护管理效能,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患者可以通过智能化互动设备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包括PD基础知识、操作培训教程、营养康复等;快速预检可以为患者提供便捷检查通道[
居家场景下,SPDC结合居家产品及线上智慧PD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居家PD的操作流程,更便捷地做好居家自我管理;医护人员也能够更及时了解患者居家治疗情况,做好相关并发症的监控和预警,使患者能及时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减少随访脱落,提高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目前,SPDC已经在广东、湖北、四川、上海、福建、安徽、浙江等省/直辖市落成部分核心单位,并启动以省级为单位的多中心联动管理模式,带领更多的医院和患者认识并且熟知PD的优势,进而扩展PD在中国的运用,让患者享受便捷、高效、持续、高质量的PD,全面提高患者的预后。
未来,智慧PD将通过核心单位、示范中心、卫星中心的多级联动,协同推进,逐年建立PD紧密医联体,将PD的技术、理念、规范化随访等下沉至基层市场,全面提升优质PD的可及性[
陈孟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陈钦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晓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付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志勇(上海长海医院)、何强(浙江省中医院)、蒋春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毛慧娟(江苏省人民医院)、毛志国(上海长征医院)、王惠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邢昌赢(江苏省人民医院)、徐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阳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智明(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赵景宏(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占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